●共开发招募岗位10类1058个。帮扶乡村振兴工作人员544名,占总招募人数的54%
●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下达招募指标938个,占全省招募计划的88.7%
●共发放考核激励资金2034.1万元,评选省级优秀“三支一扶”人员107名
本报合肥讯 (通讯员 皖仁轩)2021年以来,安徽省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作为落实就业优先和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抓手,聚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优化选拔机制、健全保障机制、搭建成长平台。2021年,全省共招募“三支一扶”人员1007名,期满考核合格942名,期满就业安置率达100%。“三支一扶”计划在促进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服务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拓展基层服务岗位,突出基层急需紧缺导向,重点开发乡村振兴协理员、基层社会保障等服务岗位,大力开发乡镇(流域)水利管理、林草资源管理、生态修复工程、营林生产等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岗位,继续开发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技术等服务岗位。2021年,全省共开发招募岗位10类1058个。招募上岗高校毕业生1007名,其中,从事帮扶乡村振兴工作544名,占总招募人数的54%。
优化选拔机制。结合基层人才需求,确定招募岗位条件和要求,招募计划向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倾斜,向脱贫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倾斜;前置考虑期满就业问题,以服务单位两年后的空编空岗情况为前提,由基层人社部门会同编制部门共同申报招募计划;严格选拔招募程序,优先招募脱贫户、零就业家庭毕业生,优先招募已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类毕业生;完善招募考试模式,强化考试内容与“三支一扶”工作的关联度,凸显选人用人的导向。2021年,共为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脱贫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下达招募指标938个,占全省招募计划的88.7%;招募岗位中,教育、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推广、水利、建筑规划和法律等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占比达64%。
健全保障激励机制。健全财政保障机制,坚持“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会同省财政厅梳理明确省、市、县三级财政分担保障机制,其中,省、市两级负责保障生活补助经费和工作经费,县级财政负责保障社保单位缴纳部分经费,避免推诿扯皮、缺金少“粮”。健全“双保险”机制,明确要求县(市、区)落实“三支一扶”人员5项社会保险参保政策,省级还按500元/人的标准为服务期内“三支一扶”人员购买住院医疗和意外伤害商业保险。2021年为解决“三支一扶”人员参加社会保险遗留问题,正在协调养老、财政等部门出台专门政策。开展联系关爱计划。定期组织“三支一扶”人员交流活动,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方式,帮助解决“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全省各级共投入近100万元用于“三支一扶”人员新春慰问工作,实现慰问全覆盖。健全激励机制,会同省财政厅出台《关于做好“三支一扶”人员绩效考核激励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提高“三支一扶”人员相关待遇保障标准的通知》,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年度考核“合格”和“优秀”等次人员分别发放9000元、12000元绩效考核奖励。2021年共发放考核激励资金2034.1万元,评选省级优秀“三支一扶”人员107名。
促进成长成才。建立专项培训计划。深入实施全省“三支一扶”人员专项培训计划,建立培训档案,完善培训制度,健全培训体系,根据人员身份、服务岗位、服务阶段的不同特点,定制“三支一扶”人员专项培训办法,将培训任务分解到教育、农业、水利、卫健、乡村振兴和人社等部门,条块结合、分工负责、职责明确、贯穿始终,实现全员受训目标。强化专业培训,各部门在制定行业人才培训计划、举办专业技术人员高级研修班时,安排一定比例的“三支一扶”人员参训。实施岗位成长培养计划。为每一名“三支一扶”人员制定成长培养计划,强化岗位锻炼,建立导师培养制,推广“一帮一”“传帮带”等结对帮扶做法;定期组织岗位练兵比武活动。推动“三支一扶”计划与基层青年干部队伍、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相衔接,开展对口交流、跟班学习、调查研究等活动。2021年,举办示范培训3期,培训学员近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