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人才再迎改革利好。近日,人社部出台《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明确在以技能人员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和其他用人单位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立足现实需要对技能人才评价制度进行改革的重大举措,标志着我国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进入新阶段。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技能人才需求旺盛,但由于发展受限、待遇不高、社会认同度低等问题,技能人才队伍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结构不优,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和制造强国战略实施。究其原因,与现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不利于技能人才成长与发展有关。纵向看,职业生涯“天花板”阻碍技能劳动者技能提升和职位晋升;横向看,衔接沟通“玻璃门”限制技能劳动者教育资历提升和技术资历认证。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技能人才如何评价、谁来评价、如何用好等一系列问题,有助于破除纵向上升通道和横向衔接机制的障碍,打开技能成长成才新天地。
畅通职业发展通道,为技能人才带来新机遇。全面推行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不只是级别数量的增加和名称的变化,更意味着岗位内容、评价标准、发展路径等全方位的扩充和升级。向上增设特级技师、首席技师,为高技能人才打破上升壁垒;向下补设学徒工,为劳动者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过渡提供充足空间;延伸职业技能等级序列,激励更多技能劳动者不断提升、向上发展;促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结果与培养使用待遇相结合,进一步提高技能人才薪资待遇……顶部拓展、底部延伸、横向衔接,为技能劳动者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待遇水平、提高社会地位,不仅为他们带来物质生活的富足,也充实其精神上的荣誉感获得感幸福感。以更大力度营造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必将吸引更多劳动者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顺应产业结构升级,为制造强国注入新动能。当前,我国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技能等级制度体系的健全,将产生广泛的社会效应和积极导向,培养和集聚更多高技能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把职业技能等级同薪酬挂钩,可以引导员工在岗位上埋头苦干、精进技能、矢志创新。企业得到的,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员工流失率的降低,技能人才队伍的成长和壮大。将用人单位、社评组织、技工院校纳入技能等级认定主体,能促进技能人才更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需要,顺应市场发展趋势,精准对接产业需求。用技能评价引导培养培训质量提升,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有利于培养一大批高技能领军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当技能人才有位有为,当技能报国蔚然成风,制造业人才短缺问题就会得到有效缓解,为制造强国建设增添强劲动力。
我国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改革,是不断适应经济发展需求和时代发展趋势的历程。健全完善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契合人才成长规律和企业管理实践,符合产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要求。将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完善好、落实好,把技能人才培养好、使用好,就能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重要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