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脊而伟,国因才而立。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历来是拳拳赤子秉承的情怀。赓续这种精神血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代又一代科学家扎根西部,默默耕耘,用勤劳和智慧提速西部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成为激荡在民族复兴道路上一个响亮的音符。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只有同这个世界结合起来,我们的理想才能结出果实。”国家事业发展是个人梦想生长的土壤。西农大科学家群体正是在融入时代洪流和社会需要过程中,把智慧和汗水洒在了民族复兴的征程上。心有大我、至诚报国,应当成为各类人才牢固树立的价值航标。把梦想安放在国家和民族事业最需要的地方,在创新发展的主战场冲锋,人生才会和伟大时代共澎湃。

最急需人才的地方,蕴含着最多的发展机会,也最能成就人才。无数事实证明,基层是发展空间广阔的舞台,西部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更是建功立业的热土。深入小麦主产区,康振生和团队攻克了条锈病;巨大的产业空白,成就了李华及弟子们的葡萄酒传奇。逐梦路上,广大人才要多算发展“成长账”,少算待遇“优惠账”,多算“长远账”,少算“短期账”,敢于在“一张白纸”上开启事业的征程,收获硕果累累。

“大熔炉”成就大文章。和发达地区相比,在自然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西部地区还存在一些劣势。在当地扎根、发芽、散枝,人才需要付出艰辛努力。但惟其薄弱,才更应坚守;惟其艰辛,才更显勇毅。西农大的科学家正是经受住了西北农村艰苦环境这块天然“磨刀石”的砥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书写了波澜壮阔的人生篇章。广大人才必须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直面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发扬安专迷精神,在不断破解难题、推动发展中实现个人梦想。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让人才向最需要的地方流动,也离不开外部条件的支持。西农大在职称评价、经费平台等方面,给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了保障。各级党委和政府应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加强服务保障和激励关爱,为人才创造更好的科研条件、工作环境。全社会要共同努力,真正形成鼓励支持人才到基层一线干事创业的生态环境。相信人才布局的合理优化,聪明才智的充分涌流,必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注入澎湃动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