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自2019年成功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以来,截至目前,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1257家,行业年总营收633亿元,实现利税超30亿元,总营收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55%。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人力资源行业总营收仍超300亿元,占全市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收的45.7%。宁波持续引进新企业、开拓新渠道、打造新平台,依托“一核驱动多团组联动”产业布局,在全市人力资源服务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一核驱动多组联动,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新“引擎” 

  自2019年8月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核心园(以下简称“核心园”)正式挂牌成立以来,截至目前核心园已引进培训、猎头、外包、法务咨询、员工关爱、国际人才服务、国际教育游学等多个业态,入驻机构达25家,孵化区机构16家;重点机构办公区机构9家。园区机构2019年产值为26.8亿元,纳税0.64亿元。在园区整体发展上,核心园按照“功能完善、机制健全、运行有序、服务规范”要求,积极引进和集聚各类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尤其是国内外知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建立“立足当地、面向全省、服务全国”的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业集聚高地;充分发挥园区人力资源服务的孵化功能,大力培育、引导、扶持园区中小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将核心园打造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的孵化基地;整合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核心竞争力,把园区打造成为服务产品齐全、专业化程度强、技术含量高的人力资源服务供应基地;创新园区投融资政策,推动政府、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企业更深层次合作,促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一核驱动多团组联动”,正是宁波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园区集聚发展新模式。该模式以核心园等中轴园区带动,各产业园多团组联动,产业园作为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新引擎和示范新窗口,正引领并带动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的发展。按照“集聚产业、孵化企业、培育市场、打造高地、服务人才”的功能定位,创新运用市区共建模式,重点强化“一核驱动”引领,着力发挥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核心园等5个市区园区作为核心中轴的带动示范作用。积极推动区域联动布局,形成了北仑、保税、镇海、余姚、慈溪等5个北片产业园区和宁海、象山、奉化等3个南片产业园区(筹建中)等多团组联动的产业集聚格局。加快推进产业协同发展,通过聚焦服务重点产业和企业发展,建成了北仑临港工业、江北建筑产业、镇海石化产业等一系列“小而美”“专而精”的特色化、专业化产业园区,成功打造并不断推进“多团组联动”的“区域联动”和“产业联动”。目前,全市产业园集聚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集聚机构280余家,服务产品120余种,营收超250亿元,实现了产业布局和服务全辐射。产业园发展的“宁波做法”影响力不断提升,该产业园已成为重要的发展经验输出地。 

政策产业多点开花,助力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业腾飞 

在完善政策体系方面,宁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宁波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实施意见》,创新提出扩大人力资源服务业态、探索建立行业产业发展基金等举措,并就支持国内外知名机构入驻宁波发展、打造产业集聚园区等展开了宁波实践。加大资金保障,宁波市财政投入建立首期规模3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并每年从市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中再安排50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市场主导推进重大品牌建设,以“互联网+”为主轴,成功举办四届中国(宁波)人力资源服务创新创业大赛,确立并巩固了宁波在行业发展中的领先地位。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发挥行业协会和机构优势,常态化搭建重点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供需对接平台。 

在产业发展方面,宁波坚持跨界融合,形成“人力资源+资本+互联网”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条。支持鼓励人力资源企业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探索新兴业态,创新服务方式,提升供给水平。发展混合所有制人力资源服务业,中国宁波人才市场产业孵化基地成立了国内唯一一家专注人力资源产业投资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与知名机构合资组建了6家混合所有制人力资源企业。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支持企业运用O2O模式拓展业务,如“伯乐遇马”向全生态链模式发展转型,已孵化人力资源初创企业100余家,其中2家已挂牌新三板;与江西省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江西伯乐遇马公司,目前共运营了江西7个产业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统计,宁波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册工作人员总数为25585人(同比增长108.8%),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共计服务558万余人次,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人数约133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17万余家次。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全市共有1000多家机构为1.3万余家重点企业输送到岗员工约25.9万人,新布点设立了64个省外劳务工作站,有力支持了企业复工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