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各地人社部门通过深入实施“三支一扶”计划,为基层特别是广大农村培育并留住了一大批有为青年。在广阔的基层服务舞台上,他们洒下汗水、担起责任,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赢得了广泛的群众赞誉,谱写了一曲曲成长成才与无私奉献的青春之歌。本期选登一批各地在岗或期满留用优秀“三支一扶”计划人员的典型事迹,以飨读者——

到基层去,让青春不一样

季芸

“三支一扶”计划是什么?

在“过来人”看来,它意味着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成长了;对基层来说,它代表着一支朝气蓬勃的力量,走了一批又来一批,逐渐让乡村变了模样;在群众眼中,它关联着一张张阳光灿烂的面孔,给人温暖,让人放心……每年,都有高校毕业生意气风发加入“三支一扶”的队伍,奔赴基层,服务乡村。

“三支一扶”计划带来了什么?

“到基层服务,使我更加了解了基层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方法”“我提高了医疗水平,坚定了护佑群众健康的决心”“岛上的孩子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我要让他们的未来有更多可能”……这是历年来“三支一扶”人员的真挚心声,也是他们对基层的深情告白。依托“三支一扶”计划这一平台,一批批年轻人在广袤原野上大展身手、建功立业,人生出彩、青春无悔。

拓展服务岗位,让人才下得去。拓宽“三支一扶”服务领域,是补充基层青年人才的内在需要,也是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多地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推出更多服务岗位,吸引越来越多、不同专业的年轻人到基层锻炼。各地紧贴基层需求,服务领域从教育、农业、医疗卫生、乡村振兴,逐步拓展到农技推广、水利建设、生态环保等。有的地方结合发展实际,开发特色岗位:根据健康养老事业发展需求,设置健康照护省级特色岗位;立足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设置文化旅游、乡村规划岗位……通过拓展基层服务岗位,吸引更多专业领域的青年人才走进基层、发挥所长、尽其所能。

注重培养使用,让人才干得好。年轻人走出象牙塔、步入基层岗位,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怎样打开工作局面?如何适应乡村生活?怎么跟群众打交道?只有结合岗位实际用心用力培养,日常多关心关注,才能让他们走好第一步、走稳每一步。各地建立全方位培养和扶持体系,当好“三支一扶”人员的“娘家人”。对新招人员以岗前培训为主,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岗位环境,顺利上手;对在岗人员经常开展示范培训,提升其能力素质,更好服务基层。另外,推行导师制,加强传帮带,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一条条暖心政策,一项项硬核举措,帮助“三支一扶”人员少走弯路、步入正轨。

畅通流动渠道,让人才留得住。基层发展需要青年人才,也为他们接地气、长见识、增才干提供了广阔舞台。不少“三支一扶”人员在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基层。从护士成长为卫生院院长,从任课教师成长为学校校长,从乡镇团委副书记成长为乡镇党委书记……一年又一年,“三支一扶”计划稳步实施,不仅是高校毕业生服务基层的重要项目、向基层输送青年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成为培养、锻炼和壮大基层人才队伍的重要平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施展才华,对高质量实施“三支一扶”计划这一基层服务品牌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这就需要不断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健全完善服务保障机制,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提供顺畅渠道、搭建宽阔平台,为“三支一扶”人员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保障,让青年人才在基层广阔天地找到用武之地、闯出一片天地。

年轻人的肩上不只有清风朗月,还有家国情怀。随着“三支一扶”计划的深入有序推进,越来越多年轻人将到农村基层贡献才智、发光发热,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谱写青春之歌。

  

重庆铜梁区

徐浩铖:在蚕桑之乡做兴农“种子”

徐自

“袁隆平院士曾说:‘人要做一粒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在铜梁之南、桑蚕之乡,我决心做大庙镇里的一颗‘年轻的种子’,在此扎根、破土、生长。”徐浩铖于2021年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到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产业培育中心服务,2023年服务期满后选择扎根这片土地,致力于让村民增收的步伐迈得更稳。

大庙镇的蚕桑丝绸文化源远流长。如何让蚕桑这个主导产业发挥产业优势、激发群众活力?为了破解这个课题,徐浩铖和产业培育中心的年轻伙伴们辗转川渝各地,考察新型蚕桑产业现状,靠前做好产业发展规划;与西南大学共建铜梁桑蚕科技小院和西南大学博士后流动站,科技赋能桑蚕产业链拓展;在做响农业品牌、孵化本土科技农业主体、促进农旅融合上发力;往返各社,逐户宣传产业政策。

据统计,2023年,大庙镇累计争取乡村振兴各类资金约1700万元。

如今,全镇蚕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启智能养蚕新时代,引进2家智能化养蚕企业,年养蚕2000张,年产值550万元;持续优化蚕桑系列产品,研发白僵蚕、桑枝片、蚕沙、桑果干、桑果汁等蚕桑系列产品25个,年产值达660万元;推动产业绿色循环发展,发明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专利技术,建设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1个,年产桑枝菌棒100万袋;以“公司+村集体+农户”模式签订6个合股联营5%保底分红协议,蚕桑产业带动村民务工约300人次;结合“周末到铜梁”“一镇一主题”等活动,成功举办2届桑葚采摘节,总共接待游客30万人以上,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0万元。

“2024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土特产’文章,让乡亲们腰包更鼓。”徐浩铖对工作充满了干劲。

  

安徽霍山

李文龙:坚守山乡走通富民路

叶清源 俞秀杰 张瑗

从一名基层农技人员,到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安徽省霍山县原“三支一扶”人员李文龙,用十七载光阴,从田间地头走进了村民心头。

2007年,从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李文龙,秉承着“我是农村出来的,有责任回到农村、回报农村”的追求,通过参加安徽省“三支一扶”计划来到霍山县最偏远的山区乡镇——大化坪镇,成为一名基层农技工作者。服务期间,李文龙因工作扎实认真,多次被评先评优。

2009年10月服务期满后,李文龙本可以选择离开艰苦的山区,然而他却申请留在大化坪镇。“留在这里,可以更好地带领乡亲们同步奔小康。”他这样说。10年间,李文龙先后从事镇团委、党政办、县委办等工作,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书写着自己的无悔青春。

2019年4月,34岁的李文龙被任命为霍山县太阳乡党委副书记、乡长。

太阳乡位于大别山腹地西南部,原是霍山最贫穷落后的乡镇。李文龙用脚步丈量了乡内的每一个自然村,深入了解群众最关心什么、最需要什么,最终走出了一条以农业特色产业为核心多元化发展的路子。

2020年以前,太阳乡供电设备老旧、功率不足,停电是家常便饭。李文龙积极与县供电公司沟通协调,2021年1月,太阳乡35千伏输变电工程白马变电站成功投运,群众“用电难”成为历史。李文龙还通过持续建设“四好农村路”,使全乡道路建设由最初的“村村通”变成现在的“组组通”。

在农业发展上,李文龙和乡政府干部鼓励引导村民发展茶叶、天麻、霍山石斛、霍山赤芝等特色产业,先后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在农旅融合上,先后打造望九重观景台、“一线牵”森林徒步道、茶旅融合基地、大别山房车营地等众多观光景点。如今,太阳乡累计培育发展农家乐、民宿55家,近2000人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带动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太阳乡也先后荣获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安徽省优秀旅游乡镇、安徽省特色旅游名镇等荣誉称号。

  

河南新县

陈鹏程:精进医术 砥砺初心

吴家永 卢嘉君

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卫生院为原红四方面军后方总医院旧址,有着浓厚的红色历史气息。2021年7月,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陈鹏程,通过报考“三支一扶”计划,来到卫生院工作。服务期满后,他继续留在卫生院工作。在箭厂河乡卫生院,通过文化熏陶和单位培养,陈鹏程以专业实践精进医术,为群众健康贡献力量。

卫生院的工作平凡又琐碎,但陈鹏程非常珍惜自己的历练机会。他深知“专业才是硬道理”,一方面跟学问诊、检查、开药,开展流行病预防宣讲等,另一方面多次参加医院培训,广泛学习各类医学书籍,把专业知识与临床工作相结合,很快就练成了“全科多面手”,并考取了执业医师资格证。

这里医护人员短缺、医疗设施较为落后,陈鹏程经常主动要求值班。“我年轻事少让我来!”处理伤口、开方抓药……陈鹏程事事不嫌烦,让当地群众渐渐认识了这位内敛沉稳的小医生,得了小病,都来卫生院主动找他,这让他愈感责任重大。

在医院组织的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中,陈鹏程来到箭厂河乡三留守服务中心,他了解到这里是全国推广的居家养老示范地,便主动向领导申请,参加三留守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

在这里服务的3个月时间内,陈鹏程为362名留守老人建立起健康档案,根据健康程度制定分级照护方案。“有了这套档案,我们就能因人而异,更好地照顾老人!”三留守服务中心负责人对陈鹏程的工作高度认可。

  

宁夏吴忠利通区

吴文轩:当特困人员的“好亲戚”

姜尧

2023年,吴文轩从银川能源学院毕业,通过参加宁夏回族自治区“三支一扶”计划,成为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民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基层工作者。

刚到金积镇工作时,吴文轩便主动承担了部分进村入户的信息调查和资料核实工作。

上岗至今,吴文轩上门走访辖区高龄老人、低保人员近百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0余名和特困人员34名。她把他们当作自己的特殊亲戚,通过进家门、拉家常,拉近彼此距离。在入户过程中,吴文轩总是用随身携带的小本,认真记下每个人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反馈、认真解决。

金积镇48岁的独居困难人员高某,下肢瘫痪并患有脑梗,长期依靠低保金和村委会网格员帮助生活。吴文轩在走访中发现高某的困境,通过查阅相关政策规定,她初步判定高某基本符合特困人员的纳入条件。为此,吴文轩积极走访村干部、邻居,协助高某准备相关资料,联系医院进行体检,最终顺利帮助高某入住了敬老院。如今,高某的身体与精神状况逐步好转。

家住金积镇丁家湾子村的高龄老人潘奶奶身患癌症,还承受丧夫丧子之痛,其他子女又不在身边,经常独自流泪。对此,吴文轩联合社工站到老人家里开展个案服务,为老人添置冬衣、购买尿不湿、打扫卫生,抽空就到家中看望,潘奶奶的脸上渐渐有了笑容。

在吴文轩的帮助下,6名特困人员入住敬老院,全镇特困群体都把她当作“好亲戚”,她得到了群众和组织的认可好评。

冬天是困难老人难过的关,为把困难群众防寒工作做实做细,吴文轩主动承担起过冬棉被和军大衣的发放工作。“一根筋”的她认真摸排需求、严格审核名单、随机抽查了解。2023年冬,累计发放军大衣百余件,过冬棉被超200床。

微光虽小,也能汇聚成炬。身为千万基层工作者的一员,吴文轩以“小角色”体现“大格局”,用“小服务”厚植“大民生”。

湖北武汉蔡甸区

冯江:守一方碧水 建鸟类天堂

李福喜

“那是灰鹤,还有十几只在这里!”看见远处湖滨有一小群水鸟,冯江有些惊喜,他忙不迭地架好望远镜,拿出计数器和记录本,加紧完成监测工作。

沿湖巡视、观测调查、科普宣传……今年,是冯江守护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第16个年头。

2008年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冯江通过参加湖北省“三支一扶”计划来到这里,服务期满后又留在了这里。如今,他已经成为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工程师,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湖北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作为来到沉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位全日制本科生,2008年,刚参加服务的冯江被安排在罗汉监测站驻守。在没有电视和网络的日子里,他与鸟为伴,通过学习《中国鸟类野外手册》等专业书籍、坚持开展鸟类监测,具备了较高的识鸟能力,对有些鸟类甚至可以闻声识鸟,为保护区增添了19种鸟类新纪录。

10多年来,沉湖湿地的生态保护工作不断推进,围网拆除、退养还湿、修复治理……很多项目中都有冯江忙碌的身影。

2014年,武汉市开始实施湿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试点工作。冯江与同事走遍了5个街乡、25个村湾和3家国有单位,完成了保护区范围内的土地权属、经营权和土地利用现状的调查工作。他多次上门向相关群体宣传政策,历时1年多,将生态补偿资金发放给2900多名补偿对象,有效缓解了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间的矛盾。

2019年起,蔡甸区加快推进沉湖湿地退养还湖工作。冯江和同事配合相关部门起草实施方案、细化措施,历时1年,终于将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内历史遗留的生产经营活动全部有偿有序退出。

在冯江等湿地保护者的努力下,近年来,沉湖湿地共完成退养还湖7.8万亩,修复退化湿地1400公顷,恢复湿地植被110公顷。

为了让更多的人共同参与湿地保护,冯江每年参与“湿地日”“爱鸟周”“野保月”等专题宣传活动,向市民宣传湿地保护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我们将开展更多宣传教育,将沉湖湿地建设成湖北的‘生态名片’。”冯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