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河北省各级人社部门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大力实施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行动计划,加快法规建设,创新政策措施,加强市场管理,促进产业集聚,提高服务效能,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发展稳中有进、量质齐升,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是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制定并经省人大审议通过《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着力优化人力资源市场法治环境。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河北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围绕“育主体、促集聚、谋创新、强市场、提效率、夯基础”六个方面提出22条具体举措,为人力资源服务业快速发展提供政策支撑。
二是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截至2022年底,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超3000家,从业人员2.3万人,年营收418.91亿元,人力资源服务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全省年营收超亿元的经营性机构达85家,河北诺亚、快乐沃克、张家口金桥、邯郸人力等4家企业入选河北服务业企业100强。

三是服务业态更加多元。2022年,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广泛开展招聘服务,提供招聘岗位114.89万个,网络招聘发布岗位信息595.58万条;为1.2万家用人单位、31.31万人提供劳务派遣服务,为1.38万家用人单位、39.47万人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开展人力资源测评服务39.74万人次,通过“猎头”服务成功推荐高端人才9341人。传统业态稳步增长,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广泛融合的新兴业态快速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产业链不断完善,为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持。
四是产业集聚效应有效增强。围绕主导产业、服务实体经济,充分发挥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建设省级产业园2家、市县级产业园6家。目前,全省建成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23家,核心载体面积57.86万平方米,集聚企业713户,年营收102亿元,形成了具有河北特色、多层级联动的产业园服务体系,极大促进产业集聚,有力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五是稳就业促流动能力稳步提升。2022年,全省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帮助实现就业和流动541.38万人次,服务用人单位62.63万家。各类机构设立招聘场所2069个,建立服务网站336个,举办现场招聘会4123场,提供招聘服务284.85万人;举办培训班3948次,培训劳动者106.32万人次;存放流动人员人事档案386万份,依托档案提供服务141万人次,人力资源服务业在促进就业大局稳定和人力资源顺畅流动配置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
人力资源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有效助推了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对标先进省市,我省人力资源服务业仍存在着行业整体实力不够强、服务业态结构不合理、在国内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领军企业和龙头企业偏少等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一步,全省各级人社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河北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握重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全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着力强化市场体系建设。持续抓好《河北省人力资源市场条例》学习贯彻实施,强化市场主体培育,规范人力资源市场活动,提升人力资源市场法制化、规范化水平。支持推动专业性、行业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推进雄安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运营,支持国投人力等知名央企围绕各地主导产业,帮助建设特色市场,打造高水平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加强与京津协同,做好《人力资源服务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修订工作,开展机构等级评定。落实《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管理规定》,规范实施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告知承诺制,激发市场活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开展省级诚信服务示范机构评选,打造诚信服务品牌。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信息系统应用,实现管理服务事项“一网通办”。
二是着力推动行业快速发展。加力《关于推进新时代河北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落实,印发实施《河北省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未来三年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实施路径,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扩容提质。支持通过收购、联盟等方式组建人力资源集团,加快培养一批聚焦主业、创新性强、具有河北特色的“专精特新”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复制知名央企和雄安新区合作经验,支持我省大型企业与头部机构开展股权合作,培育壮大市场主体。鼓励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技术创新,引导机构开展高人力资本、高技术、高附加值业态,促进业态升级。联合京津开展行业骨干人才培训,健全专业职称评审机制,加强行业人才培育。
三是着力推进产业园建设。构建“一核两区多点”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格局,即以中国石家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核心,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和省会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构建环京津、环省会两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区,指导有条件的市、县建设产业园,做到多点突破、全面覆盖。加强与京津协同联动,推进雄安、京津冀(河北三河)两家产业园运营发展,完善管理制度,提升服务能力,加快机构引进,促进京津冀人力资源服务业资源共享、互融互通,打造服务国家战略新高地、京津冀人社协同发展新亮点。开展产业园运营状况绩效评价,全面评估园区发展运营状况,更好发挥促进产业集聚功能和示范引领作用。

四是着力打造行业优质品牌。鼓励吸引国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我省投资设立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自主品牌建设,鼓励支持参加各类推介活动,组织开展领军企业和骨干企业评选,在河北培育一批国内著名、国际知名企业和著名品牌。做好全国第二届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大会参会工作,选拔推荐优秀项目,开展行业发展峰会、论坛等活动,扩大我省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