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夏凤玲在查看影像检测结果

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重庆市潼南区古溪中心卫生院放射室已响起DR机(医学影像检测仪器)运转的嗡鸣声,夏凤铃已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夏凤铃个子不高,留着一头长发,操作仪器时,动作顺畅,神情专注;与病人沟通的时候轻声细语,但谈起加入“三支一扶”计划的选择,她的眼神透露着坚定。

2024年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夏凤铃放弃了实习医院带教老师抛出的橄榄枝和三甲医院助理规培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潼南,成为一名支医人员。

因医院放射科缺人,夏凤铃被安排到了影像岗位。这跟夏凤铃所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差距较大,复杂的设备参数和陌生的解剖图谱并没有吓退夏凤铃,她从最基础的摆位学起,认真钻研每一个细节,对照《医学影像技术》教材反复演练,在笔记本上绘制出上百幅体位示意图。在老师的指导下,她学会了如何精准地拍摄DR影像,如何通过细微的影像变化发现潜在的病情。她利用远程诊疗系统,与上级医院的专家保持密切联系,学习先进的诊断技术和理念。短短三个月,她便能独立值守,如今已为上千名患者提供影像检查服务。“虽然我现在还没有诊断权,但我会通过自己的努力,为患者提供准确的检查结果。”夏凤铃说。

入职第二个月,夏凤铃就遇到了一次考验。一位中老年女性因摔伤来到医院做胸部和肩部检查。影像拍摄结束后,夏凤铃在查看肩部穿胸侧位的影像时,敏锐地发现患者的胸骨骨质结构似乎不连续。她立即向老师报告了这一情况。老师带着她再次为患者查体,重新拍摄了胸骨侧位,并联系远程诊断专家重新阅片,最终证实患者胸骨存在骨折。“小夏,你很细心!如果不是你及时发现,这个骨折可能就被漏掉了。”老师称赞道。她却谦虚地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乎患者的生命健康。”

工作之余,夏凤铃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她利用业余时间复习专业知识,同时也准备提升自己的学历。她说:“基层医疗需要更多专业的人才。我希望自己能不断进步,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