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导航
首页
新闻报道
政策通知
经验交流
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
首页
政策法规
要闻动态
公告公示
工作交流
首页
工作交流
她的手,被村民攥得紧紧的(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
那生在羊拉乡卫生院的医馆前。 申楚薇摄 第一次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羊拉乡的经历,让藏族姑娘那生记忆犹新:车行驶在峭壁的碎石路上,颠得有些难受,一大早从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出发,天擦黑了还没见到炊烟…… 羊拉乡地处山区,海拔高、行路难,常被形容为“人在天上走,鹰在脚下飞”。2021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医学院藏医学专业的那生报考了“三支一扶”计划,来到羊拉乡卫生院工作。 “这里就是我想来的” 尽管成长在德钦县,但那生此前并未涉足过羊拉乡。来卫生院报到那天,同行的母亲看到宿舍只是一间空房子,很是心疼:“屋里没厕所,晚上怎么办?”那生并没有泄气:“这里就是我想来的,我先试
发布时间:2025-04-18
|
来源:人民日报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徐浩铖:青春织就桑蚕“致富梦”
新华社重庆4月10日电 题:徐浩铖:青春织就桑蚕“致富梦” 新华社记者周思宇 “我一直在寻找人生支点,‘三支一扶’计划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做一颗‘种子’,在家乡扎根、破土、生长。”站在绿意葱茏的桑园里,徐浩铖感慨地说。 从黑龙江工程学院毕业后,徐浩铖在2021年通过“三支一扶”计划回到家乡重庆市铜梁区大庙镇,以一名农技人员的新角色扎根乡村。 因土壤气候适宜,大庙镇是远近闻名的“桑蚕之乡”,但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制约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在基层服务期间,徐浩铖遍访了百余户村民,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同时,产业振兴是他最牵挂的事,“看到废弃桑
发布时间:2025-04-11
|
来源:新华社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信亮军:黄土坡上的“青春力量”
一条条硬化道路蜿蜒贯通村头巷尾,一排排光伏发电设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群群土鸡如同“金凤凰”为村集体经济注入新活力,一幅幅“和美乡村”的新画卷正在崇信县黄花乡高年村徐徐展开……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深藏在黄土坡深处的小村庄,如今已蝶变为远近闻名的“幸福村”?而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一位扎根基层的“90后”村党支部书记——信亮军。 1993年出生的信亮军,是土生土长的崇信柏树镇人。2016年6月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并于2017年3月扎根基层,在崇信县黄寨镇白新庄村参加工作。2020年2月,通过甘肃省专职化村党组织书记招聘被选派为黄花乡
发布时间:2025-04-11
|
来源:甘肃农民报
【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陈继帆:在白寺滩村坚守的560多个日夜
3月20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利通区东塔寺乡白寺滩村,24岁的陈继帆与村委会的同事一起入户走访。陈继帆有个特殊的身份,他是宁夏“三支一扶”帮扶乡村振兴项目的基层工作者,他用560多个日夜的坚守,将青春与梦想扎根白寺滩村。 2023年,从河南的黄淮学院毕业后的陈继帆站在人生岔路口,他茫然四顾:“学的专业知识却不知该往哪使劲,想离家近又怕被困住。”在家人和亲戚朋友的建议下,他报考了“三支一扶”。“让我去哪儿,我就去哪儿”,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他从河南踏上了前往白寺滩村的路。 初到白寺滩村,浓厚的乡村气息扑面而来。“我虽然是农村长大的,但这个村子的‘面貌’与想象还是不同。”熟
发布时间:2025-04-03
|
来源:宁夏日报
「连续报道·报效祖国 建功西部」这个姑娘,她要成为“一棵树”
2016年,林文婕从家乡广东“飞”到了西藏林芝。这一“飞”,她作出了一个重大抉择:此生,她要成为“一棵树”。 姑娘看上去小巧,心胸却大着呢!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毕业后,就心心念念要做一些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事。 这不,听说广东省组团式教育人才援藏队要招人,她义无反顾报了名,把自己新的人生起点放到了西藏林芝巴宜区中学数学老师这个岗位上。 初到林芝,因为高原反应和饮食不适,林文婕一个月就瘦了十来斤。更让她头疼的,是学生们薄弱的学业基础—— 有的国家通用语说得磕磕巴巴,听老师说话像听“天书”;有的上中学了还算不清加减乘除,一做数学题就掰手指头…… 问题出在哪儿?个别谈心、
发布时间:2025-04-03
|
来源:光明日报
宁夏隆德县曹雪梅:翻越山海 授业解惑育桃李
图为曹雪梅(中)在为学生解答疑问 2023年6月,曹雪梅从山东师范大学毕业,于当年9月报名参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三支一扶”支教工作。“我是从宁夏西海固走出来的孩子,一路求学见识了大城市的繁华后,更能体会到家乡孩子对知识的渴望。我觉得我的青春里应该有一段为家乡的孩子们授业解惑的美好时光。”曹雪梅说。 在曹雪梅支教的张程中心小学,开学已一个月有余,学校还是缺少信息技术教师。校领导安排曹雪梅担任信息技术教师。曹雪梅还记得第一次去教室,介绍自己负责讲授信息技术课程时,讲台下孩子们眼睛里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火花。那一刻,她无比庆幸自己的选择:“孩子们的需要就是自己支教最大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5-04-03
|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青春在西部闪光评论:青年力量滋养西部
改变,正在发生。 乡亲转诊变得简单了,农民会用新农具了,孩子们有了接受信息科技知识的机会…… 改变,缘于一群人。 他们一次次将听诊器放在患者胸口,一趟趟为农民开展技能培训,一遍遍讲授编程语言和电脑绘画课程…… 他们,是西部地区“三支一扶”人员。 他们年轻,想建功立业;他们热血,要服务一方;他们踏实,从不畏吃苦。你看,那是他们的身影-- 翻山越岭走访全乡商户和种植户,跑遍整个坝区勘察各块耕地图斑现状,四处奔走协调企业开设技能培训班…… 到西部去,唱响青春无悔,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行动。 这是一种选择,“咬定青山不放松”。工作岗位和内容不同,但
发布时间:2025-04-03
|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云南西双版纳州晏炜皓:步履不停 脚印刻于陇亩间
图为晏炜皓在检测草地贪夜蛾情况 热带雨林中的晨雾还未散尽,一个背着帆布挎包的身影就穿梭于村寨间。他要到不同的村寨入户开展收入测算,挎包里装着他常使用的村名花名册、调查表、相机等。这个人是晏炜皓。 从中国农业大学毕业后,怀揣着对乡镇基层工作的期待,2023年9月,晏炜皓通过“三支一扶”计划进入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勐旺乡从事支农工作。 刚报到上班的那段时间,正值勐旺乡全乡开展耕地图斑整改工作的关键时期,晏炜皓撸起袖子马上投入该项工作。他和村委会干部跑遍了整个坝区,勘察了各块耕地图斑的现状,掌握整改进度,为守好耕地红线打下了坚实基础。回忆起那一个月的战斗时光,晏炜皓笑着说:“同
发布时间:2025-04-03
|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
1
2
3
4
5
»